上世纪80年代,重庆曾做过一次文物普查,粗略统计全市约有300多所会馆。“其实,清代重庆的会馆远远不止这个数,一些乡、镇、场的水码头或重要驿道的乡镇,往往也会建设几个会馆。”何智亚说,据此推算,重庆在清代拥有至少数千个移民会馆。
主城区曾有九大会馆,涉及12个省,分别为湖广会馆(主要是湖南、湖北)、广东公所、江苏会馆、陕西会馆、山西会馆、浙江会馆、福建会馆、江南会馆(江苏、安徽)、云贵公所(云南、贵州)。
何智亚说,很多会馆因年久失修,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遗址,仅有少量会馆主体建筑基本完好。主城区保存较好的是位于下半城的湖广会馆建筑群,包括了禹王宫、广东公所和齐安公所。
清代中后期,除以地域为纽带的会馆组织外,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商业行帮为纽带的各种公所也多起来。如盐帮公所、纸帮公所、绸帮公所、书帮公所、药材公所、扣帮公所等。
简而言之,会馆是以“地缘”为纽带,将各省同乡联系起来;公所就是以“业缘”为纽带,行业不同,公所的名字也不同。
何智亚说,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遍及巴渝乡镇村庄的族祠堂已所剩无几,风格典型的乡土民居绝大部分已经消失。“这些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更要注重。
在江津塘河镇,有一座掩映在青山苍翠之间的建筑,显得与众不同。这里就是孙家祠堂,也叫庭重祠。孙家祠堂用不同的建筑形式,述说着从“江西填湖广”,到“湖广填四川”的印迹。
祠堂以家族血缘为纽带,以地方姓氏为单位,传承着一个家族的伦理、族文化和行为规范。祠堂延续着家乡、地域的文化传统,成为同姓同家族的依托。何智亚介绍,祠文化对维系地方社会稳定,规范伦理,教育儿孙成才,家族兴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在中国南方乡村和偏远地区,这种影响和作用更加明显。
孙家祠堂位于塘河镇五燕村,距江津城区43公里,距塘河镇3.5公里。祠堂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江西孙氏移民家族修建的族祠堂。
在这座祠堂里,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建筑虽吸纳了川东民居风格,却有两种风格迥异的风火山墙。风火山墙既有防止火灾蔓延的功能,又有重要的装饰效果。孙家祠堂两种风火山墙:一种是平脊、重檐马头墙,有四重檐;另一种是马鞍形,俗称“兜”、“猫拱背”,在湖北一带称为“拱龙脊”的弧形山墙。
原来,孙氏先祖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明初由江西迁湖北麻城;在清初至清中叶,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孙氏先祖举家迁往四川重庆府,后定居江津塘河。平脊、重檐马头墙,正是江西一带的风格,而“兜”式风火山墙正是湖广一带流行的。
孙氏家族在江西、湖广、四川三地都留下了足迹,因此后辈在建祠堂时,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融入到建筑中。
涪陵大顺乡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已有人类居住,近代因何大顺兴场而得名。这个具有典型移民文化的村落,是移民建筑文化博物馆,体现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文明的融合与交会。
说到大顺的古建筑,最有名的莫过于瞿九酬客家土楼。位于大顺乡明家社区四组,建于清末民初,为当地士绅瞿九酬所建,是瞿家大院中的一座既作居住又有很强防御功能的建筑。瞿家先祖为客家移民,土楼平面呈四方形,外墙坚固牢实。
瞿家大院原为一处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四合院,由于房屋分不同时期建造,因此不像一般四合院那样规则对称。
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完整的瞿家四合院大致由八字形大朝门、大院坝、正房、东面穿斗房、西面土楼和土楼背面的4间土坯房组成。上世纪90年代,朝门和耳房被拆除。土楼内部房屋为木结构,两楼一底。土楼改为粮仓后,二层楼板被拆,一层二层连通,形成高4.8米的大空间。正中有一座天井,是采光和集中排水处。
为增加墙体强度和房屋之间的连接性,土墙夯筑时埋入不少松树棒。土楼四角建有4座碉楼,与土楼墙体融为一体,有两个面向外突出,与土楼大致形成一个“器”字形。朝土楼内部方向开有小门,每层设方形射击孔,一共23个射击孔用木制小窗开关。
重庆简称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全市面积8.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均海拔为400米。重...【更多简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