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食节目众多,《食在囧途》《中国味道》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与众多美食节目不同,《麻辣面对面》更强调差异化的亮点。
节目另辟蹊径,开创了中国首档美食+创业的产业链节目。据了解,《麻辣面对面》的制作团队是曾经操刀《的新衣》的原班人马,该团队善于打通产业运营,并具有“以市场为核心的创制”的显明特色。
“麻、辣、鲜、香”小面作为重庆美食深受当地人民喜爱,极具地方特色,但却不为中国多数观众所熟知。《麻辣面对面》用30碗小面,让中国观众重新发现重庆。
为了找到最接地气的30家特色小面,节目组四处调研老街坊们,做足功课累计走访了近千家面馆,寻味大咖曾志伟带领观众领略“够重庆、够有味、够生活”的道地重庆小面。
在节目里,创意研发各具特色的30家小面店主将生活中的快乐、的点点滴滴融入到对面食的精心研究中,将对重庆的面食喜爱、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这样一种情怀和也正是《麻辣面对面》节目所传达出的更加深刻的意义所在。
例如在2017年2月12期当中,在与小面店主的交流和攀谈中,了解重庆当地“耙耳朵”的含义,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就鲜活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看似一碗普通的豆花面,背后却是一家夫妻店独守配方二十六年、相濡以沫的动人故事。
每种具有创意的特色小面的背后,都凝聚着小面店主孜孜不倦的追求心态、价值情怀和一些动人经历。朴实话语里,无形之中实现了以展现饮食文化来发掘背后普通人的情感故事的价值。
还有,“桥北第一面”“彩电面”“胖妹面庄”店主……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性格各异,但是都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面”为载体,以“人”为根本,选取典型饮食代表,聚焦重庆的味道,“寻味”——向世界人民展示重庆小面制作过程、风味特点,“传味”——以此作为契机和平台展现重庆风土人情、文化特色。
在如今大IP、大资本的竞相追逐之中,《麻辣面对面》节目明确自身特色,清晰定位,摒弃了盲目的跟风,不做无意义的所谓的“大制作”,而是巧妙的用30碗小面作为节目的始端,逐渐生发节目的内涵。
比如,节目中在对各类小面的介绍中,不仅了制作流程和工艺要求,同时也会将其中涉及到食材知识、健康知识向大众进行普及。如在对“姜鸭面”的介绍中,“鸭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等穿插介绍。还如在美食经纪人的选择上,针对性的选择与重庆有故事的美食爱好者和“吃货”,像重庆节目主持人张玮玮、喜欢重庆美食并且在重庆居住三年的李黑帅等。
作为一档地方卫视的综艺节目,《麻辣面对面》立足本地优势,创意定位。充分发挥了当地特色饮食资源,将重庆的人文面貌和文化风情通过饶有趣味的饮食综艺的形式最大程度地向大众予以呈现,生动细腻展现重庆当地的人文和风情,以轻松、娱乐、好看的方式把重庆地道的麻辣文化推向了全国。
综艺节目如果想要收获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实现长足的发展,必然要有“产业”意识。在当今充满资本追逐的浮泛综艺节目市场中,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模式,形成有较大影响的产业生态,最关键的在于抓住自身特色、开创全新形态。
目前美食节目众多,《中国味道》《食在囧途》等,《中国味道》传统美食节目特色鲜明,挖掘民间饮食,辐射范围广泛;《食在囧途》通过棚内(“囧”餐厅)脱口秀与棚外真人秀的形式,用自己独特的故事共同诠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尝尝”的节目,节目里出现的食物可以在相关APP囧货专区里面买到。
而《麻辣面对面》则另辟蹊径,开创了中国首档美食+创业的产业链节目,让更多的人不仅能看到,吃到,更能“赚得到”。
30家最有特色的重庆小面馆,通过擂台PK的方式,每期选出一家获胜小面组成最受观众喜爱的十大高手,最终选出五大掌门和三大师。借由节目设置的达人经济人的反复推荐,让每一家小面馆的优劣势充分体现,让每一位小老板的情展露无疑。
以此为基础,节目组专门开辟了这30家小面馆的特许加盟经营通道,扫描节目屏幕上的二维码,大众创业即在上。节目后,加盟反响很好,而重庆小面也成为中国创业领域的“新晋网红”。
中国美食节目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从最初的“看得到,吃不到”,到之后打通线上线下,让人“看得到也能吃得到”,发展到现在《麻辣面对面》开创美食+创业的新潮流,让人“看得到、吃得到”,还能自主创业加盟从而“赚得到”,而这种创新性节目模式也让观众眼前一亮,娱乐放松的同时还能一品美食,遇见商机。
而《麻辣面对面》就是由《的新衣》的制作团队操刀。一个是在美食领域,一个是在服饰领域,都巧妙地通过节目展现打通了产业运营,彰显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创制”的特色。
类似的节目也出综艺节目的经济效益可以不只是局限于“眼球经济”、“娱乐经济”,还可以带动线下创业热潮的实体经济,不失为之后综艺节目的思考和发展方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