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保姆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中的《嘿,小面》热播,小面作为重庆美食的名气越来越大,但问题也出来:小面摊大多店面狭小、卫生条件堪忧,让前来尝试重庆美味的游客直摇头。这,也让一名老板看到了商机,众筹(众人筹资)160万元打造一家“友好型”小面馆。
9月8日,一则“寻人启事”在朋友圈里流传:这则寻人启事找的不是人口,而是创意小面馆的投资人。这家发起众筹的小面馆叫做“重庆盅盅面”,开在甲级写字楼。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联系上众筹发起人之一的重庆鎏福堂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唐新宇。他说,两天就收到20多封投资意向邮件,意向投资金额超400万元,经过两周的面谈和筛选,确定了包括自己在内的9个投资人,众筹了160万元资金来打造“重庆盅盅面”。
在轻轨6号线光电园轻轨站旁的双鱼座写字楼底楼,“重庆盅盅面”店面装修正在进行扫尾工作。若不是店门口硕大的“重庆盅盅面”的招牌,你还会以为这是咖啡馆。
整个店面有近300平方米,式厨房占50多平方米,整个面馆外面还有50多平方米的下午茶座。唐新宇说:租金一个月就要花去5.4万元,店面装修设计每平方米就是160元,装修更是每平方米1200多元打造。“因为周边全是大公司重庆机电集团、川仪集团、中国移动等,白领人群居多,有10多万人在这里办公,我这里小面6元2两,牛肉面22元2两,吃个面喝个饮料,人均消费30元左右,有针对性地做白领市场,前景应该不错。”
唐新宇高薪聘请了五星级酒店的总厨来管理厨房系统和菜品创新,原必胜客的高级经理人来管理商业架构,上市企业的财务人员来做财务。他还关掉了原本金科蹄花面旁边的私房菜餐厅,成为200平方米中央厨房,召集了10多人的专业团队,由一位曾任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的厨师带队研发面、点心和小吃。
“制面机是专门从合川买的,南方北方的制面机有区别,而我们用的这种只有合川才有卖。”唐新宇在中央厨房现场介绍:“面粉是河南的高筋面粉,跟蛋调和的比例都试制超过了一个月,外卖时10分钟之内不会粘连,面和佐料用的素材都单独配好,到店里面由培训过的师傅现场打佐料小面麻辣鲜香。”
这样做出来的面条,唐新宇认为还有得改进,于是“重庆盅盅面”只有一种宽度的面条:比普通的韭菜叶略宽,但厚一点。记者现场体验了一下,把2两小面放在外带包装里,过了10分钟,面条没有粘连,吃起来相比普通店面里的碱水面更有嚼劲。
小面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胃口,唐新宇还想到了利用已有的面浇头牛肉、肥肠等开发套饭系列产品,甚至还有下午茶套餐,包含了点心小吃咖啡、气泡水等产品。
首先,唐新宇专门让团队为小面研发了点单的APP。打开这款APP就可以让来店的顾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终端点单,在备注里,客人可以写上对面条的要求:面条硬一点、菜多一点等,免得服务人员记忆不准确导致客人不满意。这样一来,周边的白领工作人员基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叫到“重庆盅盅面”的外卖。
此外,唐新宇还打算做一个“小面积分计划”:客人到店消费、会员卡充值、推荐朋友前来就餐都会有相应的积分,可以兑换品:用来装面的定制搪瓷盅盅、红包折扣券。积分达到100万分的顾客可以享受终身免费吃小面,第一年消费额最高积分排名第一的客人可以享受免费欧洲游。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冉文 见习记者 丁薛文 摄影报道
这两天,在渝北、江北、万州的小面馆里,出现一群奇怪的食客。他们一行三人,打的绕了半个城就为了吃一碗面,还没坐稳就在四处拍照,没动几下筷子就用普通话讨论。这三人不是普通的食客,他们是一家品牌估值1300万元的重庆小面馆的创始人宋奇及他的美食考察小队。
宋奇,80后,人,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科技大学。不过,高学历出身的宋奇不满足于在的白领生活。“我想为自己打工。”
今年初,已经有两次餐饮业创业经验的宋奇到重庆出差,朋友向他介绍了重庆一家有名的小面馆。虽然只是一家边小店,但络绎不绝的客流和麻辣鲜香的口味给宋奇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在多次考察重庆和广州两地的小面市场后,宋奇决定与那家面馆签署技术转让合同,并花了30万元于今年6月底在广州天河区体育东横街开了一家重庆小面馆,取名“遇见小面”。
宋奇团队制作了一个名叫《我从这里开始》的遇见小面微视频,加上知名度的上升以及自身产品的不错味道,现在每天能卖出三四百碗小面。
9月30日这天,宋奇正在面馆里做清洁工作,听见店内几名客人正在讨论“遇见小面”,说年轻人创业很有,值得鼓励。宋奇一听,便对他们说:“你们还蛮了解遇见小面的啊。”座上一位面色古铜的中年人向宋奇招手道,年轻人,你过来跟我们谈一谈。中年人说:“我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今天感觉没说清楚,明天你到我家里来详谈。”次日,宋奇来到中年人的家里,发现这是一栋面积一千平方米别墅,门口停着两辆保时捷。
原来神秘中年人就是广东省江苏商会副会长、著名投资人顾东生先生。最终,顾先生决定给“遇见小面”团队200万元投资,品牌估价1300万元。顾东生事后对宋奇说,其实在第一次碰面的时候,只跟你聊了5分钟就决定给你投资了。
如何能让初次颠勺的大学生也能做出重庆师傅级别的小面呢?遇见小面馆采取了一个标准化做面的流程。宋奇说,传统重庆小面的制作,煮面,放料都是厨师凭着感觉做,这种制作方法难以快速推广。他们就采取了精确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从而让餐桌上的每一碗面都是原汁原味的重庆味道。在具体制作过程上,厨房就变成了实验室,小面用料精确计算配比,用多少盐,用多少油辣子,连煮面煮多少秒都有严格要求,量杯、油温计、天平、量勺、秒表等实验室里才能看到的东西,在这里纷纷派上了用场。
随后考虑到广州的天气以及当地的饮食习惯,宋奇团队又将生产设备和原材料搬回家里,每天召集朋友试吃。宋奇本人及研发团队一天全是吃面,舌头都被辣到没味道。终于,宋奇的面馆在保留重庆小面风味的前提下,又进行了改良,还推出各种程度的辣味以及少麻、少蒜等个性化需求。
宋奇说,重庆小面在手艺制作已经成熟,但是营销仍停留在边摊、夫妻店、加盟店的阶段,国内也没有一个小面的著名品牌。他表示,很多在重庆耳熟能详的食物,如小面、格格、酥肉在外地还都是新鲜事物,但没有一个品牌能把山城的美食向全国隆重推出。
不仅是重庆传统美食走不出去,宋奇还发现,一些山城老店已悄无声息地关门了。这次到重庆来取经,宋奇一行的目的就是收集学习重庆区域内不为外地人知道的传统美食。他计划,将来“遇见小面”将不再是只卖小面,也不是卖牛肉面的边小店,而将成为大型商场内的一两百平方米的重庆美食集合店。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吃面类食物,还可以吃到格格、酥肉等更具重庆特色的美食。
目前,宋奇团队正在重庆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事先已经准备了十几页的资料,一家一家去看去吃去学。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钟祯
网友“黄为达”:我是附近公司的员工,当然觉得这样的小面开得好,边摊看起都不卫生,工作的时候吃个放心,不错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