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红叶之美,也有叹为观止的云雨美景。16日,“规划师带你看区县”第21站来到巫山,唐代诗人元稹写下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传诵很广,将长江三峡巫山的神韵描写得淋漓尽致。
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的巫山县,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面对神女峰机场、郑万高铁等历史性机遇,城市建设发展将发生巨大变化。
巫山县位于的最东端,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连湖北省建始县,西依奉节县,北靠巫溪县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的“东大门”。
巫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地,大巴山和鄂西山地接壤地带,北部为大巴山脉,南部为巫山山脉,全县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巫山县城和大多数镇乡都分布在山系间、临江河的低山丘陵地貌区内。
巫山历史由来已久,现巫山县所处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入楚国巫郡,秦时改郡为县,名巫县。隋朝时更名为巫山县,至此定名。
巫山之名来源于境内的巫山山脉,现在的巫山山脉主要指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东北-西南”的连绵群峰。
中国传说里山脉常常跟神仙有关,巫山也不例外。据光绪版《巫山县志》记载,“巫山以巫咸得名。” 杨慎《艺林伐山》卷四引郭璞《巫咸山赋》:“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同样与巫咸有渊源的还有巫溪县。
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中,巫山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部分,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峡中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诗人元稹写下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美景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为秀丽。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自楚国文人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起,神女峰因宛若绰约多姿少女的独特形态,萦绕着的飘渺云烟,还有神秘浪漫的传说,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篇。
历史上,巫山一直与诗人歌咏的三峡巫山意象浑然一体,拥有众多山水景观的诗词意境,如“云雨”、“峡江”、“神女”、“红叶”,已深入。
巫峡位于重庆巫山县和湖北巴东县之间,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至官渡口,绵延45公里,是三峡中最长最大的峡谷,俗称大峡,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峡谷幽深秀丽,素以“秀”著称。巫峡是三峡中最连贯、最整齐的峡谷,分为东西两段,西段由金盔银甲峡、箭穿峡组成,东段由铁棺峡、门扇峡组成。整个峡谷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仿佛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两岸,南北各六。十二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是巫峡的精华所在。
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约60公里。峡谷内不仅有青山奇峰,更有留存千古的巴人悬棺、船棺和古寨等历史遗迹。从巫山县游船码头乘船进入大宁河,经过新龙门大桥,即进入龙门峡。从龙门峡口至银窝滩的主峡区长约3公里,由狮守门、未来身份测试灵芝峰、银窝滩、抹角滩等组成。两山对峙,两侧峭壁如削,露出一线蓝天,仿佛一道大门,故称龙门峡。巴雾峡从乌龟滩至双龙,长约10公里,山高谷深云雾迷蒙,两岸峭壁上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滴翠峡两岸峭壁耸立,林木葱翠欲滴,故而得名。
当阳大峡谷由位于巫山小小三峡上游的平河大峡谷、当阳的里河大峡谷以及葱坪高山湿地公园组成,集峡谷、溪流、瀑布、溶洞、草场、田园风光于一体,峡谷幽深神秘,两岸山峰奇异,分布着轿子石佛像崖、当阳关、旗帜山等极具特色和令人震撼的景观。南起平河风情小镇,北倚神农架大九湖,是连接巫山小三峡、大昌古镇与大九湖、神农架、三峡大坝“渝鄂金三角”旅游的重要通道。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位于巫山县镇龙坪村龙骨坡,占地约700平方米,发掘于1986年。在这里发现了古人类门齿和带犬齿的颌骨化石,以及数十件与人类化石同一层次的巨猴、剑齿虎、双角犀等化石。据考证,这些化石距今204万年,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我国早期人类化石空白,对于人类起源和三河谷发育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昌古镇始建于晋,已有1700多年历史,作为宁河沿岸第一大镇,历代都是郡县治地,还曾是宁河的重要码头和药材、山货集散地。由于三峡工程于2003年5月开始蓄水,古镇原址将全部沉寂于滔滔的大宁河水之下。2002年2月21日正式启动的大昌古镇整体搬迁工程,全镇按原貌在距旧址8公里外的西包岭下的大昌湖旁复建,目前,房屋建筑基本复建完成,形成了南大门、温家大院、明代书院等千年古镇画面,城内屋宇翘角飞檐,精巧别致,古风浓郁,呈现明清建筑特色。
巫山烤鱼将烤、腌、炖三种烹饪手法有机结合,使用传统川菜和川味火锅的用料特点,确保巫山烤鱼的纯正芳香。
巫山脆李又名巫山大李子,脆李,经考证,种植始于唐宋年间,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巫山脆李果形端庄、质地脆嫩、汁多味香,产品远销四川、贵州、湖北等地。
翡翠凉粉传说是大禹在三峡治水期间,受困于妖孽作怪,百姓酷热、饥饿、疾病交加,痛当。巫山神女,授于大禹疏通三峡、惩治妖孽,并百姓,采臭黄荆叶,取汁做成凉粉,晶莹碧透,且饮且食,治水队伍和百姓大振,迅速疏通了三峡。在巫山代代相传,成为人们消暑清热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