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魅力重庆
  • 论坛
  •   时下,一些地方在考核中有“批示情结”:不管是哪方面工作,不管实绩如何,只要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的,考核中就加分,并给予重。

      工作干得好,得到上级领导肯定并批示的,考核适当加分,确实能够推动大家出成绩、出经验。但是,为了得到批示,有的单位却“念歪了经”:有的重点不重面,打造“盆景”领导;有的不干实事,整天玩“文字游戏”,新瓶装旧酒或“经验”,鼓吹成绩;更有甚者,为了将总结的经验递到领导手里,不是到上级编的部门“活动”,就是打通领导秘书,搞坏了风气。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上不对下”的观念根深蒂固,有的领导干部觉得只要得到上级的批示,就证明自己工作干得好,在领导那儿“露了脸”、“挂了号”,汇报、提拔时就有了“资本”;二是一些领导干部“三分靠实干,七分靠宣传”的哲学,认为就算实实在在地干,短期内也难见成绩,考核中也难得高分,而靠动动“嘴皮子”、耍耍“笔杆子”,就能得到更多批示,加更多的分,何乐而不为。

      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秀出来的。如果干部把精力用在“要”批示上,那就是执政出现了偏差,工作不仅上不去,还可能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考核是指挥棒,必须突出重点,以实绩说话,考准考实。当然,这也不是说得到领导批示的不能加分,这也是一种肯定、一种成绩,但必须有所、有所甄别,即在加分上有所,不能够无的加,削弱了对实绩的考核;对批示有所甄别,确实是重点工作,成效也不错的,才能加分,否则不加。

      有些地方和部门召开的诸如环保、安全生产、森林防火、计划生育等会议上,签订责任书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议程。

      签订责任书真的是干好工作的灵丹妙药吗?未必。表面上看,签订责任书轰轰烈烈,但过后常常是冷冷清清。干好工作,从决策到执行到检查最后结束,明确责任主体固然必要,但过多过滥的责任书,让基层疲于应付,最后不得不在数字、汇报上做文章,责任书也就流于形式;另外,如果对某些失职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已作出了详尽,责任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多余的。

      必要形式不可少,形式主义不可有。干好工作,贵在依法执政、科学执政;重在领导抓、抓领导、经常抓、抓经常。签订责任书,要精要管用,那些彼此心照不宣、虚晃一枪的责任书还是不签为好;那种无非是多浪费一些纸张、多开支一些会议费用、多一些干部干工作的时间的责任书更应该予以取消。

      当前,各地选派干部包联贫困村,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但存在一个现象,一些刚被帮扶过并已脱贫的村庄,再次以贫困村身份进入帮扶名单,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帮扶的现象,就像是推开了一扇的“旋转门”,让一些好村帮扶没有终点,让一些差村与帮扶无缘。

      造成“旋转门”式的贫困帮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懒政思想作怪,一些帮扶单位认为,选择基础较好的村进行帮扶,省事省力,稍作修饰就能体现帮扶成效;二是媚上思想作怪,一些地方故意将好村当差村,确保上级帮扶成效;三是投机思想作怪,一些部门认为,帮扶工作只是搞形式做样子,没人会计较帮扶前后的变化,便投机取巧,应付了事。

      帮扶贫困村,旨在发展经济,服务百姓,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而“旋转门”式的贫困帮扶,表面上帮扶成效明显,实则是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凝聚,反而会疏远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对“旋转门”式的贫困帮扶,应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向懒政思想开刀,明确帮扶目标,强化落实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单位真正将力量用在服务群众上;建立帮扶档案,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逐步实现帮扶贫困村全覆盖,增强农村发展的协调性;全程考核,对帮扶单位,不能一派了事,而要加强日常考核督导,用群众是否满意检验帮扶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正确的干部选用导向激励帮扶热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