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点钟,云南省红会医院血液科病房内挤满了人,除了记者,就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志愿者们。大家关注的焦点都是27岁德宏女孩岳熙莹,她是云南省第24位,同时也是今年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然后,从她身上分离出的200毫升干细胞悬液将放入一个装着冰块的恒温箱,搭乘25日晚上7点的飞机,去一位比她大一岁的白血病男孩生命。
时刻微笑的“形象大使”
上午9点钟,岳熙莹就安静地躺在干细胞采集床上。病床边,一台血细胞分离机在嗡嗡运转,岳熙莹的两只手都插着针管,鲜血从她的右手静脉流出,经过分离机的离心分离后析出干细胞悬液,其余的血液成分经左手静脉再流回她的身体。
这个过程要一直持续,直到从一万多毫升的血液里分离出200毫升的干细胞悬液。医生说,这相当于要将她身体里的全部血液都循环3遍。
“听说对方个子超过1米8,体重有75公斤,所以分离的干细胞要比别人多一些。”见到记者时,岳熙莹还能微笑着解释。
“疼吗?”
“就是刚扎进去的时候疼,后来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21日晚上住进医院,一共打了5次小针。“对于扎针眼,有些习惯了。”岳熙莹说得很轻松。但这之后,她将一动不动地连续躺6小时,连上厕所也不行。岳熙莹说,由于双手不能动,上厕所极为不便,她都不敢喝水。为了保持体力,她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喝了一袋牛奶。偶尔因为嘴麻,医生及时会给她补钙。
你这6个小时里都怎么打发呀?听到有人这么问,岳熙莹笑着说还没来得及想呢。
“有机会帮一把就一把”
21日晚上就得住进红会医院,但20日收假第一天的岳熙莹,先忙碌的是她在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公司云南分公司的工作。对于记者前期约采访,只能抱歉地一再后延。
岳熙莹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因专业原因,她在读书时看到了很多白血病人被病情,在那时就萌生了“有机会帮一把就帮一把”的想法。2006年毕业前,她和几名好友一起向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云南省分库捐献了样本。
干细胞配型合适的概率非常低,捐献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岳熙莹都没有收到任何音讯。去年9月,正在单位表演节目的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她进行第二次配型。“电话很吵,听又听不清,想着关系到一条人命,听完电话。”岳熙莹说,在她快忘记这件事情时,竟然能找到合适的配对者。
第二次配型后又隔了一段时间,被通知成功了。岳熙莹感慨,“第二次配型还是有好几个,最终就我最合适,我想这是,听说对方只比我大一岁”。
根据国际惯例,捐献者、患者一般不接触,而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完全自愿的行为,没有任何的报酬。母亲叮咛她要注意身体,妹妹也从德宏赶来昆明照顾她。
4天后,岳熙莹在昨天终于完成了自己救人的心愿。
去年两名捐献者赶来“打气”
昨天,除了干细胞库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一直在她身边陪护外,岳熙莹所在公司的领导,以及云南第21、23例捐献者也来看望她。
一直照顾着岳熙莹的志愿者告诉记者,服务中心每天都会派4个人来陪护,但岳熙莹却一直说自己很好不需要人陪。“我每天晚上都休息得很好,这样就可以多产生干细胞,更好地帮助到对方。”她说,朋友一波一波地来看她,也让她很。“难得聚在一起聊天,还笑称干脆凑桌麻将算了。”
下午3点钟,干细胞捐献完成。下午5点多,岳熙莹在电话中说:“要是不够用的话,明天还得再来一回。”
本报记者谭江华实习生尹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