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晓佳
去年6月,本报与重庆晨报联合发起“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大型采访,庆祝重庆直辖17周年。一年以后,新闻工作者协会、地方史研究会将采访活动的新闻报道结集出版,这是重庆新闻工作者献给直辖18周年的礼物。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它有怎样的意义?该书主编、新闻工作者协会、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向记者一一道来。
既是对采访报道的记录,也是对新闻志向的表达
“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地方史研究会把这次集中报道中的新闻作品结集出版,既是为了记录下这个足以载入重庆历史的新闻事件,也是为了反映重庆新闻界、历史学界探索创新的足迹,更是为了表达全市新闻和历史工作者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和志向。”在该书前言中,周勇如此写道。
为什么这样说?周勇告诉记者,去年5月中旬,他去万州参加重庆新闻评审会。评审会上,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和重庆日报副总编辑、时任重庆晨报负责人姜春勇提出,追寻“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线,反映川渝两地人民的寻根之情,恰好也是庆祝重庆直辖17周年的上好题材。他们初步商定,由重庆日报与重庆晨报强强联合,派记者实地采访,推出系列报道。从6月4日起,两报以每天半个版或一个整版的体量,配合微博、微信等全平台,连续推出系列精品报道,并在去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7周年之际推出特刊。
“这样大规模地报道‘湖广填四川’,在历史记录上还是第一次。”周勇认为,这也是重庆日报、重庆晨报最接地气、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出版《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采访》既是对采访的梳理和回顾,也是对我市新闻界与历史学界联合探索“湖广填四川”这一伟大移动的记录,更是我市新闻工作者献给重庆直辖18周年的一份礼物。
22万字与上百张图片带读者重走移民
记者看到,这本《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采访》共有242页,图文并茂。它除了对系列采访报道的集纳,还有什么看点?
“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采访历程,更是在讲重庆人共同的乡愁。”周勇介绍,该书选取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迁徙之”大型采访中的精品报道,还另外选择了重庆移民文化特色浓郁的多个地点进行深入走访。全书共22万字,包括麻城孝感乡篇、湖北篇、重庆篇、寻访篇、寻根篇、专家篇、影响篇、篇等部分,既有对口口相传的“麻城孝感乡”的探索,也有对“湖广填川”移民的寻访,还有湖北与重庆的民间寻根者、修谱人等的经历,更有对重庆文化中那些移民特色现象的挖掘和解析。人们对“寻根”的渴望,对乡愁的牵挂,都可以在书中读到。
此外,本书还精选了上百幅图片。除两报刊发过的新闻图片之外,还有大量未见报的资料图。这些图片大气、清晰,兼具知识性和观赏性。品文赏图,读者也可以体会到记者重走湖北麻城到重庆那段难忘的“湖广填四川”移民的感受。
以该书出版为契机,力争推出更多新闻精品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获得了的充分肯定,委宣传部和新闻工作者协会、报刊协会也专门召开研讨会。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永才表示,“君从何处来”的成功,体现了主流议程设置能力,新闻文化报道应该是内容的建设重点。
而在周勇看来,“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的主题在实践中得到了—它阐发了家族根与家国情的关系,找到了家族梦与中国梦的结合点。“每个人都有爱家的梦,合起来就是爱国的梦,就是为国家民族振兴而奋斗的梦。”此外,此次系列报道还很好地统一了新闻工作者的“要我走转改”和“我要走转改”,参与其中的采编团队深得“走转改”精髓。而新闻与专家学者的合作,也为此系列报道增添了学术性与历史厚度。
周勇表示,《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之采访》的出版,也是我市新闻界开拓更多好题材、推出更多好策划、好报道的契机。他还表示,希望新闻界与学术界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在还原历史上下功夫,在提炼主题上下功夫,在通俗上下功夫,在阐发内容上下功夫,在发掘“重庆乡愁”,讲好中国故事的道上不断前行。
声音>>>
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广会馆管理处研究员岳精柱:
这是对大家共同问题的解答
“我来自哪里,祖先是谁,这是每个底都会有的追问。”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广会馆管理处研究员岳精柱一直关注“君从何处来”大型采访。他表示,湖广会馆每年要接待大量前来寻根的群众,对乡愁的渴望也让“君从何处来”报道格外受关注。如今采访报道和一系列关注重庆移民文化的新闻作品结集出版,是对大家的共同问题的解答,也是献给重庆这座有着深厚“湖广填四川”文化底色的城市的一份礼物。
重庆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周芹:
两报各具特色的报道汇编成书
“‘君从何处来’大型采访是一次崭新的尝试。”重庆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周芹表示,委机关报和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就同一选题开展联合报道,还是第一次。
两份做同一个选题,怎样才能突出各自的特色?合作成为唯一的选择。采访中,两家共商报道线,共享报道素材。两支采访队伍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两报的精品版面和报道,同时感受两家的特色。
周芹介绍,新书不仅关注“寻根”,也关注移民文化印记和沿途城市的改变,并紧紧围绕“乡愁”,增进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重庆晨报摄影新闻部主任鞠芝勤:
厚重的历史题材令人震撼
“尽管当了这么多年摄影记者,但我还是被这次采访厚重的历史感震撼到了!”重庆晨报摄影新闻部主任鞠芝勤表示,“君从何处来”大型采访报道令他难忘。
从上万张照片中挑选配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为了渲染出此次采访的历史感,他埋首于海量的图片素材中,对照文稿一张张挑选。经过团队协商,最终确定了该书封面的光黄古道照片和书中的大量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