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2月9日电(记者刘恩黎、张琴)在巴南区南泉街道和平村,有这样一家人,用持续60多年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敬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60多年前,村民蒋质筠抱养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蒋良才。为了这个孩子,他一直未娶,父子俩相依为命,蒋质筠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孩子抚养。
经人介绍,蒋良才与同村姑娘封孝利结婚,婚后,与妻子一起悉心照顾养父蒋质筠,一家人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其乐融融。2003年,不幸到这个家庭,蒋良才身体检查出患了肺癌晚期,为了治病,几乎花光了全家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大量债务,最终,蒋良才还是去世了。
在这个家庭面临痛苦、陷入困境的时候,养儿媳封孝利没有抛弃自己的公公,毅然了家庭的重担。她说:“照顾好公公是丈夫生前的心愿,我也是想让丈夫走得。”
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公公和年幼的女儿,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和前夫治病留下的外债,封孝利还四处打零工,一个女人独自支撑一个家。在的日子里,封孝利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许世禄,许世禄不仅与封孝利一起承担了还债的重任,还与她一起照顾八十高龄的公公蒋质筠。
2012年,蒋质筠因患上严重的疝气住进了医院,生活上不能自理,封孝利和许世禄没日没夜地悉心照料。“当时公公已经瘫痪在床,我和老许就明确分工,轮换着给公公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封孝利说。
蒋质筠的邻居介绍,那段时间忙下来,两个孩子都瘦了好多,但他们没有怨言,在老人面前始终笑眯眯的。蒋质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儿子虽然走了,可我还有一个女儿和儿子。”
封孝利和许世禄不仅自己做到自始至终老人,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孝敬老人。在和平村,说起蒋质筠家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蒋质筠年迈牙齿脱落,家人为了让老人吃得舒心,就经常做松软可口的炖菜。因父母常年需在家照顾爷爷无法外出,仅仅靠父母打短工的收入,无法支撑一个家庭的日常支出,孙女蒋成霞和孙女婿陈焱经常将自己在餐馆打工和开货车的微薄收入,用来贴补家用。
蒋质筠老人生病期间,父母在医院轮流照料,蒋成霞和陈焱就在家做好饭菜给他们送去。在和平村,经常可以看到孙女蒋成霞和孙女婿陈焱陪老人散步、聊家常。曾孙女陈梦瑶常给曾祖父表演幼儿园老师教的歌舞,逗得老人哈哈大笑,一家人和睦融洽的情景让村民啧啧称羡。老人虽然时常思念自己的养子,但在全家人的温情陪伴下逐渐走出了阴影,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如今,一家四代同堂,令同村村民羡慕不已,蒋质筠一家用自己的坚强良撑起了一片天地,一家四代演绎着跨越60多年的“亲情接力”。
(原标题:重庆:一家四代演绎跨越60多年的“亲情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