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重庆人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长何向东
  •   何向东,重庆人科技学院校长、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获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8年)、2014年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原西南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逻辑学博士点硕士点负责人、重点文科研究—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现名誉主任);首届、第二届学术技术(逻辑学)带头人。在《哲学研究》、大学学报等刊物及论文集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等20余部(含“马工程”教材《逻辑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领衔的本科《逻辑学》课程,被评为全国唯一的逻辑学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和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2011),领衔的逻辑学于2006年评为重点学科,领衔的西南大学逻辑学教学团队2010年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多种荣誉与励。2013年被有关机构评为“杰出社会科学家”,2015年9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2017年评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就得为之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径,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建立双向进入的选拔、培训、对接、激励机制,打造校企人才协同链,打通人才成长的纵向通道和校企对接的横向通道,形才协同链条,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学校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将63种本、专科专业调减为42种本专科专业,调减率达到33%。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紧贴市场需求,着力在先进制造业、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增设了与现有专业关系密切、能共享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增设与文法教艺交叉的新、数字艺术等新兴交叉专业、重点打造以新一代ICT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大健康和教师教育等为重点的专业群。

      为了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与课程、课题、项目,与工作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立项建设的校级重点专业和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专业为主,推进市、校级特色专业的立项建设和特色培育。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很关键。学校通过构建“理论﹢实践﹢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专业实践实训课学时,加大实验实训实习建设力度,并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深层次内容,建成体现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优质核心课程。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新华。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这座城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当前,我国正大力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地方高校迎来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但目前很多高校毕业在动手实践能力弱、就业竞争力低、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脱节等“痼疾”。怎样才能在转型大幕中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呢?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来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校长何向东做客新华,分享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热烈欢迎何校长,何校长,你好!

      何校长,我们了解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于2013年转设为设置的普通本科学校,成为第一所获得批准转设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同时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应用型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之一,当下正积极创建全国领先的应用型大学。结合国家层面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就咱们学院来说,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转型之”的?

      主持人,我们学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鉴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有比较统一的思想基础。我们学校原名叫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后西南大学组建后改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是原西南师范大学和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合作于2000年5月举办的本科院校。 为了确保办学质量,学校成立后,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西南师范大学就延伸管理,母体学校派出6名干部,由分学、科研的副校长何向东领衔负责管理工作。任课教师从母体学校抽调。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学院中期检查后,遴选出5个单位在全国电视电话会流经验。其中我当时代表举办方西南师范大学在会上发言。

      学校走什么,我们早就有思考。2010年1月,我第二次就任学校院长。1月18日,在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会上,我就说一定要走自己的,什么?一定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不培养学术型人才,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只能扬长避短。 结合我履职之前在校内做的四个月的调研,当时董事长让我先去调研四个月,当时我在干部会上提出的办学是:“以人为本、教学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这些情况说明,我们学校转型是有相当的思想基础的。

      第二,我们学校转型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应用型人才。国家对高校分类管理的工作思,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的重大改变,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引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也非常符合我们的心愿。我们深知,我们学校只有融入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才能有地位,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否则,没有出。

      第三,我校多年来践行陶行知教育,有转型发展的理论根基。我们想既然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社会即教育”的初衷,我们为了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现在正好遇上转型发展,正好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给我们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陶先生曾经说“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知成”、“知行合一”、“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等教育理论引领我们,多年来我们学校成立了陶行知理论研究会,学校的领导都是会长、副会长,所以我们把行政、党的工作和陶行知研究结合起来,所以全校学陶、研陶、师陶、宏陶蔚然成风,中国陶研会把我校命名为“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后来我们学校还成立了“陶行知教育理论协同创新中心”。

      是的,这就不得不说,地方本科院校是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极为重要的构成,也是支撑和保障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基本的人才来源,进一步办好地方本科院校意义重大。如果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相比较的话,你认为学院在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绩?

      说说我们转型的主要举措。因为我们有了转型的愿望,必须有转型的行动,那么举措是什么呢?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适度增设新专业。因为我们原来是西南师范大学为母体,是西南师范大学来扶持我们成长。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学院申办专业一定要得到母体学校的支持,母体学校同意才能设办新专业,我们形象地说“随母姓”,母体学校是工科,这个学院就是工科类的;母体学校是综合性的,学院是综合性强的。所以,这个学校我们受母体学院的扶持。当然我们很多专业就“随母姓”,和西南师范大学的专业趋同。为了调整我们的专业结构,我们就适度增设了新专业。

      学校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将63种本、专科专业调减为42种本专科专业,调减率达到33%。近三年,学校陆续停办了5个本科专业,这5个本科专业招生不是太好,就业率不是很高,我们把这些专业停办了。同时新增了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同时我们根据产业发展的,紧贴市场需求,着力在先进制造业、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增设了与现有专业关系密切、能共享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增设与文法教艺交叉的新、数字艺术等新兴交叉专业、重点打造以新一代ICT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大健康和教师教育等为重点的专业群。

      二是建立转型驱动教学机制,大力建设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是市教委的要求和号召。为了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与课程、课题、项目,与工作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立项建设的校级重点专业和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专业为主,推进市、校级特色专业的立项建设和特色培育。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和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逐渐建成校级特色专业。遴选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专业作为市级特色专业培育建设,其中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已获行业专业验收和立项。

      三是构建“理论﹢实践﹢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科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知道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很关键。相应的人才培养的方案也很重要,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我们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特点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专业实践学时不低于专业学时的30%,部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达到了50%以上。将原实践实训课17学时计算为1学分,调整为25学时计算为1学分,从而大大强化了学分的实践教学内涵。这是两个措施:一个是比例增大,另一个是1个学分的学时数从17变到25学时。

      学校加大了实验实训实习建设力度,新增实验实训室50多个,与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深层次内容。 这个方案注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互联网+教育”的新生态,加大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力度,出台了《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引入网络通识课16门次,开设在线门次。自主建设的《性思维》等5门在线校本课程已在“高校在线课程平台”上推广应用,其中《性思维》被市教委评为2017年“在线名课”。第二批《古典诗歌的创新思维》等13门课程已完成立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助推课程成效明显。

      学校按照生产服务技术水平、技术进步趋势、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以技术技能训练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以优势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校本课程,建成体现岗位技术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优质核心课程。课程考核也“重结果、轻过程”的单一方式,构建以能力考核为本位的网络化、数字化、化、过程化考核模式。组织特色教材编写,建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库。四是以转型促进政策导向,向应用性科研倾斜。近几年,学校每年拿出200多万元激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尤其积极鼓励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有力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除了发表理论文章、撰写专著、编写教材,还申请专利近20项。

      五是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以“课程体系—实训体系—孵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体系。学校开设了基础性的《性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实务》等课程,形成了“必修+选修+学科渗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邀请行业专家开设创新创业专题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创业孵化格局,形成了以学校创业为“主体”,线上孵化平台和校外孵化平台为“两翼”的孵化园区,创新创业学院孵化学生的科技项目;不定期开展校内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2016-2017学年,我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课程建设”。六是推进中外合作交流,提高师生国际视野。继我校2015年接纳美国某高校女子篮球队来校访问交流后,我校2016年入选“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首批试点院校。2017年5月和12月,我校两次接待了来自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的六位现代音乐大师为期2周的学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外音乐专家同台演出多场,展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宽了师生的艺术视野。

      由于采用了这些措施,全校齐心协力,让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转型发展的大宣传、大调研、大讨论,广大干部教师深刻理解了国家对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我校转型是立足长远发展的明智之举。 一是逐步摒弃了“转型是降低水平、降低学校层次”等错误认识。比方说我们的老师担心这个问题,我们原来是学术型的本科,怎么一下变成应用型的,其实,通过转型,大家尝到了甜头,学生的质量高起来了,社会影响度更大了,所以大家有些转变。

      二是逐步树立起新的人才观,即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才是我校应当培养的人才,而不是主要长于理论的那种学术型的。三是逐步打消有的教师“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忧虑。四是2016年,学校为适应新的形势,将2010年确立的“以人为本,教学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办学,与时俱进调整修改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创新发展,服务社会”,形成了言必称转型、工作系转型的浓厚氛围。

      我们学校在转型之后取得的成绩,强化学生实训实践,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将“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收到明显效果,在学科竞赛等方面成绩突出。 师生在全国、全市各类赛事中获400多项,学生多次获国家级优秀、省部级一等;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重庆赛区一等;参加第六届重庆高校会展专业技能大赛决赛获会展创意策划组一等。“舌尖上的智慧”等项目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社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等10个项目获批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2C模式下二手车生态服务”等7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转型发展有力驱动了教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例如,学前教育学院实施了驻园制度,管理学院将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直接放入企业,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习期间进行讲授、演练和考核,收效明显;师范类专业聚焦合川中小学,每年输送大量的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护理专业积极开展临床实习,为临床实习学生提供了条件保障;专业与司法等单位密切合作,建设了与合川区法院审判同步传输视频的校内法庭,并作为合川区法院的审判庭;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例如,我校护理学专科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资格考试,2016年毕业生99名,98人参加考试,合格率95.92﹪;2017年400名毕业生有397人参加考试,合格率高达96.73﹪,而2017年全国平均合格率仅45﹪。又如。2017年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A证通过28人,A、B证通过共计55人,通过率达26﹪,创我校该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考试合格率历年之最。学校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建设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成立了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以“特色专业”为契机,与重庆及四川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业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017年,我校“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四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企业支持的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

      2013年,我校主动申请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得到教育部批准,被确定为全国应用型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入选“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首批试点院校。 2016年5月,学校被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成为民办高校唯一一所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的单位。在2016中国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学校问鼎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入选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2017年12月,我校“戏剧与影视学”成功获批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成为我校首个市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实现我校市级重点培育学科零的突破。

      我校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2017年年终就业率95.01%,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先进学院”、“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等荣誉称号。

      刚才何校长也是针对这个问题给我们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述,从转型的措施、学校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相应的成绩,其实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远瞩,也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样,我们说学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时,关键在于教师。对此,在师资这一块,学校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契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又是如何做的?

      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与关键是教师队伍。原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常到位的一种说法。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相应地,就得为之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径,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双向进入的选拔、培训、对接、激励机制,打造校企人才协同链,打通人才成长的纵向通道和校企对接的横向通道,形才协同链条,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聘请了一大批市内外高校退职或退休高级职称人员,加强了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了教师影响力。成功举办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题研讨会,市教委相关领导、校企校地合作单位代表及社会人士共计120人到会,当场签约双师型教师约50人。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思和视野,着力破解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和短板,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成立了以人文科技学院、派斯学院、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校师资为基础的教师资源人才库,这三个学院都是一个集团的,我们都在合川。截止2017年12月底,第一批入库教师约100余名。通过共享集团内优质教师资源,有利于优化了三校师资队伍结构,有利于提升了师资队伍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周公解梦梦见洗头发

      我校以职业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国外交流、企业实践、外出、校本培训和校企双元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途径。根据学校专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开展了中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计划,实施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每年遴选一部分在教学岗位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支持其进行应用技术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创新。并根据学校专业群和特色专业建设,设立了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思,建立和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了学科团队建设。 比如近三年来,我校先后派出学校教师去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外出访学;聘请校外专家和管理、技术数十人作为我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来我校、研讨,为产教融合出谋划策。

      对于我们学校的双师型队伍来说,可以看出来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和努力。其实,建设双师型队伍是高等教育重要发展举措,那么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依托行业办学。据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已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兴通讯学院,共同建设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以此为例,你能跟我们讲讲,学校在这当中,是如何用好“高校资源”,发挥“高校优势”的吗?

      我校在转型过程中,与中兴通讯合作成功建立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中兴学院。这是我校转型的点睛之笔。我们为此感到很自豪。 2015年10月,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项目,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适应应用技术型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一、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一)共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中兴公司派出一人任副院长,建立新型教育教学体系。这是很创新的; (二)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管理和治理体系。在管理体制上,我们也有创新;(三)校企共建 “两中心五平台”,构建了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二、协同育人打造我院特色专业通过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使专业方向显特色、专业内容上层次、专业群集有体系,突出在IT领域社会人才需求关键的专业方向: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群,使学院成为培养重庆IT专业紧缺人才的示范点。(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共建优质课程体系; (二)建立以“专业能力训练→实践能力训练→工程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三)实施“双师型教师共享工程”,提升校企互动式师资能力;(四)大力培育特色专业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深度; 例如:打造特色专业群;形成以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协会等等。

      其实我们都知道,作为我们学校来说,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综合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请谈谈如何立足办学,因地制宜,结合特色,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服务于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校建立已经18年,学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在有在校生19500多名,教职工1500余人。学校有43种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涵盖10余个学科门类。我校在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师范教育、艺术教育和民族教育等方面形成了办学特色。 学校已经培养48000多名毕业生,今年6月份毕业以后就是50000多人了,其中上千人考上研究生,有的成长为教授、硕导、博导,有的成长为领导干部、企业家或企业高管,大量是中小学教师、公务员。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成为,因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受到认可和称赞。培养出对社会各方面欢迎的合格毕业生,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应尽之责。无愧地说,我们基本做到了。当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校最主要的学生生源地、学生就业目的地和师资来源地。服务于重庆、奉献于重庆,与重庆共生共荣,办好一个高等学校没有尽头,永远在上!例如,我校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应用研究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科研的落后又反映了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用不懈的努力,开创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毫无疑问,转型的“号令”正在激励着全国各个地方本科院校撸起袖子加油干。而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困难,也有相应的困惑,结合学校的探索实际,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学校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和期望?

      今后发展的规划:一是主要狠抓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继续加强以学生能力培养与提升为导向的课程、实验实训建设,以促进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因为专业群的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核心竞争力;三是继续把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过程管理,狠抓养成教育,通过以教考分离为核心的考试,积极推动教风、学风建设。我很看重考试推动校风建设,包括领导作风、教风、学风,抓学风建设也是抓核心的东西;四是深化教学,加强教学管理,做好2021年合格评估的准备工作。五是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育和“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培育工作;这个我们已经起步,但离成功还有比较大的距离,我们要抓紧抓好;六是对外和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甚至重大进展。

      非常感谢何校长与大家分享了地方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地融合”实现自身的发展。再次感谢何校长作客新华,并且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讲述,与此同时也感谢网民朋友的持续关注。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