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扩:‘求助,应上海同事及上海四行仓库抗日纪念馆的请求:寻找《八佰》电影中‘硬核营长’原型杨瑞符的后人。1.妻子史幼婷,约1909年出生。2.儿子,小名“三杨”,约1939年出生。杨营长后,妻子携子回到河南,寻找其家人或者亲属的信息。”
昨天,居住在南阳汉画街墨仙居的书画家、文化学者张文殊先生,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条信息和多幅图片,说唐河朋友请他帮忙转发。
该影片于今年8月21日上映,目前累计票房已逼近25亿元,成为后疫情时代“催泪吸金”的国产。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阻击日军,顽强抗战四天四夜的故事。坚守的中队由团副谢晋元、营长杨瑞符带领和指挥。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里,“八百壮士”歼敌200多人,摧毁日军坦克两辆,而我方9人,伤28人。
1939年6月12至17日,当时的四川省合川县《大声日报》等刊物上,刊发了《八佰》中硬核营长原型杨瑞符写的《孤军奋斗四日记》,日记中记录着八百人数的来源。
“我们的伤兵,因为医药困难,所以在电话通了之后,就请外面向美驻军交涉,请代设法在本晚将伤兵运出去,果然有传令兵来报告,负伤士兵可以出去了。我当时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你们出去,有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八百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横,后来轰传全世界的八百孤军的数目,就是这样来的。我团五二四的团长本来是韩宪元,而今天一般人误称为谢团长,也就是在这八百的数目字而推测出来的……”
杨瑞符,号节卿,天津静海西翟庄乡人,1902年生。1917年,15岁的杨瑞符到天津市粮行怡和斗店当学徒。1919年做小贩,卖烟酒。1921年弃商从戎,投到吴佩孚部下当兵,后升为排长。1929年,其所在部队正式编入国民军第88师,杨先后任排、连、营长。
1937年日寇“八·一三”事变,疯狂进攻上海。中队奋起抵抗,至10月下旬,共杀伤日寇4万多人。后因日寇在杭州湾登陆,抄袭上海,数十万守军撤出,留下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即杨瑞符营,死守闸北,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400多人坚守与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条苏州河的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击退了鬼子一个师团的六次。在1937年10月30日撤退过程中,杨瑞符不幸随队伍冲到口时,被敌弹洞穿左腿。
1939年5月,杨瑞符肺部枪伤复发,带着他的妻子史幼婷、儿子及负伤的内弟来到大后方,居住在四川省合川县(今合川区)铜梁山铜梁洞的二仙观内养伤。
当时,他寄居的二仙观道长谭遁九感于与杨瑞符萍水相逢,交往莫逆,对其抗日殊勋十分,将自己多年积蓄捐出,购置棺材一副,埋葬忠骨,以示爱国爱教之意。县人胡南先、欧阳伯森等人又发起募捐,为杨瑞符修了纪念塔,塔上刻有孤军抗日的碑文,墓前还立有石碑一块,上刻:“抗日将军杨瑞符之墓”。
梦见杀人流血
2009年9月,杨瑞符墓被文物委员会确定为“抗战遗址文物点”。2015年5月底,合川区启动了杨瑞符墓重建工程,将原来的一丘荒冢建成一座庄严的石墓。
前不久,通过天津静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和东翟庄村干部,找到了杨瑞符的后人。如今,杨瑞符的两个侄子、侄媳和孙辈仍然生活在东翟庄村。
今年70岁的齐是杨瑞符的侄媳妇,她的公公名叫杨瑞兰,是杨瑞符的亲弟弟,按照家族大排行,齐应该管杨瑞符叫二伯。齐嫁到杨家将近50年了,公公杨瑞兰的时候,多次和她提起过杨瑞符的事迹。
齐说,当年十几岁的杨瑞符带着弟弟杨瑞兰从东翟庄村前往天津市区闯荡,兄弟俩当过学徒和小贩。几年后,兄弟俩一块参军,因为时局动荡战乱不断,杨瑞符担心兄弟俩都去参军凶多吉少,一旦死在战场上,家里父母没人照顾。于是,杨瑞符就让杨瑞兰偷偷从部队回家,代他给老人尽孝。
杨瑞符在老家曾有过一段婚姻,但双方何时结婚,齐并不清楚。她只知道,杨瑞符的原配妻子刘氏没有留下后代,在杨瑞符参军后不久就病故了。
据谢晋元儿子谢继民所著《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记》书中记载,1939年5月下旬,杨瑞符前往合川养伤,“杨夫人史幼婷,河南人,约30岁,端庄贤惠,料理家务及抚育未满周岁的小孩。”除此之外,便再无别的线索。
杨瑞符的侄媳妇齐说,听闻杨瑞符的儿子乳名叫“三杨”——齐丈夫的同辈兄弟中,乳名按照“大杨”、“二杨”排下来,到杨瑞符的儿子这里,应该叫“三杨”。
齐的儿子杨茂建,通过表示:希望找到二爷的后人。据杨茂建推断,如果“三杨”健在应该有80岁了,他的孩子或已年过半百。
随后,上海澎湃新闻与河南正观新闻受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之托,联合发起“寻人启事”,希望借助广大网友的力量,一起寻找这位抗日英雄的遗孀和后人,也期望获得更多有关八百壮士后人的线索。
时间不等人。在各地近年开展的“寻找烈士后人”活动中,随着一些对烈士尚有记忆的亲属带着眷恋和遗憾相继逝去,再往后的亲属寻找动力也会减弱,烈士和家人有时候就再无“团聚”的机会。
所幸,互联网时代,了线上线下同频的“寻亲大接力”,加速扩散信息,有助于消弭信息流通的障碍,将断裂的亲情纽带重新缝合。
从所周知,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仰观,俯察,始制文字,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
2014年,由中国仓颉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河南首届中华史氏祭拜仓颉圣祖大典,在“中国仓颉文化之乡”濮阳市南乐县仓颉陵庙隆重举行,300余名史姓亲在仓颉陵庙前齐聚一堂,共同祭拜仓颉。
愿“仰观,俯察”的仓颉,能在之中为史姓人指点迷津,通过河南省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史姓亲机构,发动河南各地市史姓亲,共同来寻找杨瑞符遗孀史幼婷及其儿子或亲属,就能将搜索范围进一步缩小,极有可能尽快促成这一相隔久远的“历史性团圆”,让这位“硬核营长”含笑于九泉。
如果您有杨瑞符遗孀史幼婷及其儿子或亲属的相关消息和线索,请及时联系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或者拨打澎湃新闻报料热线?、邮箱: 。(黄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