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之城,山水交融,是一座拥有英雄史诗的城市。在几天的视察中,我们充分了解到重庆检察在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可圈可点。”9月27日,全国代表郭晶晶在听取意见座谈会上表示。
应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9月24日至27日,来自、、江苏、福建、青海等5个代表团的部分全国代表不顾舟车劳顿,在4天时间里马不停蹄,现场视察15场,参加工作汇报会和座谈会2次,先后奔波万州、南岸、渝北等地,一视察重庆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办公室负责人和检察院副检察长梁田等陪同代表视察。
检察院第二分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9月24日,代表们来到第二分院,乘船视察了第二分院、万州区检察院办理的长江边非法码头案现场,听取了第二分院公益诉讼工作特别是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的介绍。
2018年4月,万州区群众向检察机关举报,反映长江北岸铁大桥至万州长江大桥北桥头之间,有一非法码头长期夜间作业。
非法码头不仅了装卸经营的正常秩序,还存在污染水质和周边等问题。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夜间登上趸船,完成询问、等搜集工作后,向万州区港口航务管理局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书,督促相关公司于2018年8月停止装卸作业行为,清除了砂石库存,并拆除了相关设施。
该案的办理,直接催生了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的出台。2018年8月,第二分院成立长江生态检察公室,集合分院和区县院32名长江生态检察官力量,推行“内部协作、上下协同、尺度统一”生态检察工作模式,全力守护长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二分院首创的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非常好,能实实在在看到办案效果,从港口登船一上长江沿岸都很整洁,这些都是关系民生的好事情,检察机关要继续保持下去。”陆銮眉代表说。
刘峰代表表示,公益诉讼专业性强,检察要加强学习,同时加强与其他环保部门的合作,努力做好长江。
代表,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将公益诉讼工作纳委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公益诉讼相关配套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共同社会公共利益;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提升开展公益诉讼的能力。
9月25日,代表们走进重庆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教育联合坝片区,顿觉丹桂飘香,绿意盎然,沁脾。
早在2016年,万州区检察院就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联合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长江边建立348亩生态修复司法示范林,打造了集生态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于一体的特色生态修复司法林区。目前,检察机关正在灵凤山建设规模近1000亩的生态修复司法教育,已种植苗木约300亩。
在教育,代表们围绕教育如何运维、补植复绿效果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了解,万州区检察院检察长刘峰一一作答。
“生态修复司法教育的做法很好,把植被恢复交给一个专业部门来做,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廷双代表表示。
邢界红代表表示,生态修复机制所确立的“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对损害案件处理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其他地方效仿借鉴。
郭艳玲代表,“检察机关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加强对损害后果鉴定及评估环节的监督。同时,探索建立生态修复标准,引入生物多样性的考量,对乔木、灌木、草场等都建立相应修复标准。此外,还要加强对修复、治理情况的回访。”
“莎姐”是重庆检察工作的一丽名片。视察期间,代表们走进检察院“莎姐”工作展示厅,驻足聆听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的情况介绍,仔细翻看《莎姐讲故事》普法漫画书。
“莎姐”是重庆检察机关45个“莎姐”青少年岗,416名检察官和1058名志愿者共同的名字。7年来,“莎姐”以司案为本,推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形成了慎法、重教、济人、正心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重庆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莎姐’工作两次写进最高检的工作报告。这是一项有温情的大爱工作,值得推广和复制。”粟琼代表说。
高钰代表表示,“‘莎姐’工作将依案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特别值得进一步推广。我本人也愿意参与到‘莎姐’工作的义务服务和一些工作环节中来,尽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力量。”
芬代表说,“重庆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创新,尤其是未成年人和生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突出。希望更多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参与到未成年人工作中来,多管齐下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曹刚川出事了